2021/12 作者:ihunter 0 次 0
“基础”类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2、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3、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4、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5、我国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根本”类
2、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6、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2、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3、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本质”“实质”“性质”类
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类
2、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同情感:面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4、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
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5、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7、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8、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集中”“集中体现”类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3、体现共同富裕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
5、艰苦奋斗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决定”类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类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核心”“中心”类
2、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5、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关键”类
2、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目的”“目标”类
2、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3、实现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原则”“原因”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6、中华文明历尽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前提”类
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保证”“保障”类
2、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重要”“重点”类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带有“一”的知识点
2、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带有“二”的知识点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带有“三”的知识点
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
3、三个重要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4、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6、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7、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8、三步走战略:
9、“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10、城市“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4、新型民族关系的四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5、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国情常识
我国的人口与民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l/5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地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
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
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
我国人口的构成特点是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大,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人口将逐步转变成城镇人口。预
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6.6%,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70%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
我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达到9.75亿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7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一共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我国的人口总量由原来占世界人口的1/4降为l/5。
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
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围绕这一目标,《人才规划》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12
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身”;义务教育缓解“择校热”;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教师行业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大学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13.5年;20%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3%,低于4.6%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一般超过
5%。我国就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比重达68.9%,比2006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前九个排序为: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
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
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0%,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个粮食主产区,涵盖11个省份,土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多一点,耕地面积
和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5%。
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十二五”规划指出,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
居世界第110位之后,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2009年,全国森林面积195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亿立方米。全国除香港、澳门、
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6168.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三大林区:最大的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的林区是西南林区、再次是东南林区。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面较广,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炭储存,但90%的储量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是晋陕蒙三省区,占到全国总量的63.5%,山西省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从东西方向看,煤炭85%分布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仅占15%。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东北、华北(包括山东)和西北,共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6%,集中程度高于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是黑龙江(占全国31.8%)、山东(18.6%)、辽宁(12.7%)和京津冀(12.7%),其次是新疆(8.1%)、河南(4.4%)等。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人均的58%,列世界第53位;(2)一些重要矿产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某些重要矿产的消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2009年我国铁矿石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69%。
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轻稀土为主)。
我国资源存在的主要特点有: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
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我国的主要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西藏纳木错为海拔最高的大湖,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长江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中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5~9月。
我国气象灾害有如下特点:①种类多;②范围广;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⑤群发性突出;⑥连锁反应显著;⑦灾情重。
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我国的能源与资源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是以煤为主(75.2%),水力居次(22.4%),油气为辅(2.4%)。各地区呈现明显的差异。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目前我国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我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世界上水能分布很不均匀。据统计,已查明可开发的水能,我国占第一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各地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约在80~220千卡/厘米2。其中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看,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这些地带地壳不稳定,地壳内部的热能易于从这些薄弱地带传到地表,因而地热能比较丰富。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地说,北方多于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从时间来说,冬春两季风力普遍大于夏秋两季。
科技史
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与此同时,A·维萨留斯及其同学M·塞尔维特提出了以心脏为中心的血液循环理论。
伽利略:伽利略用实验事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如“物体愈重,落得愈快”等错误的理论。1609年他亲自制做一架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伽利略是太阳中心说的热心宣传者和忠实捍卫者。
牛顿:牛顿科学创造的顶峰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叙述了运动三定律。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我国航天史
20日,我国“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发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2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1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微观经济
数量。该数量叫需求量。只有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商品数量。根据定义,该数量叫供给量。同需求概念一样,只有既有提供欲望又有提供出售能力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
供求法则: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供给、需求是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价格、供给和需求总是存在以下三种关系:①在既定价格下,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就存在供不应求;②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就存在供大于求;③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达到供求平衡。
竞争与垄断: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竞争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市场上为自身利益排除业务对手的争夺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和争取业务。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垄断就是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少数买家或少数卖家。垄断包括以下三类: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宏观经济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民收入的两种核算方法: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②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财政政策,即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结构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①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②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它是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为目的而作的支付,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市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抑制投资需求。货币政策有三种基本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用作放款。法定准备金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
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
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降低通货膨胀的对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提高税率,减少政府支出。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国际经济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者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本国的货币的价格,因此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①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如1美元兑换6.62元人民币。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②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价,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如1英镑兑换约1.59美元。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币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币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②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
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前身——关贸总协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非歧视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可预见的和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程度,主要是对关税的规定;促进公平竞争,致力于建立开放、公平、无扭曲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和规则;鼓励发展与经济改革。
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主管外经贸的部长、副部长级官员或其全权代表组成,一般两年举行一次会议。总理事会在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行使其职能,总理事会也由全体成员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
世界银行(WB)
World Bank),原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它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21个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开始有12个成员国,即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美国;九十年代又吸纳了9个成员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1991年加入,1997年7月1日起改名为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秘鲁、俄罗斯和越南。
3个观察员: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
会议形式: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级官员会议和委员会、分委员会及专家工作组会议。
G20
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
成员: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廿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党的重大会议
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00年2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
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中共十八大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中国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周边外交的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国同不丹国迄今未建交,但两国关系一直友好。
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他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主张。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文化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孔子学院成为我国“软实力”最亮品牌。2010年中国在全球建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民族关系
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中国地理之最: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低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最长的河流:长江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
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
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水资源(江河年径流量)排行: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世界可开发的水能排列: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答: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
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7中央政治局强调的“四种意识”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8“四风”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9三严三实答: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四个“铁一般”答: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21“三型”政党答: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22党的民主集中制“四个服从”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3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答: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24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一、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四、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25党委主体责任的具体表现?
答:表现在五个方面内容: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等。
26纪委的监督责任包括哪些?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责主要包括:协助同级党委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等。
27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答: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每位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8一案双查
答: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29党的“四条路线”答: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30“四个自我”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31党的“六大纪律”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32好干部“五条标准”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33心中“四有”答: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34“六有”政治局面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5“三会一课制度”答:“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36领导干部“四讲”答: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37党的领导主要是什么?答: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38党内政治生活“四性”答: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39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答: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40党的三大作风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41入党誓词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42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3党的思想路线
答: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44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
45我国基本国情答: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8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答: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49军队好干部标准答: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50“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答: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上篇:
公共基础知识汇总-法律常识
下篇:
代入排除法、数字特性法巧解不定方程